遇见|木器生活--还原生活本该有的面貌
遇见|没有煽情,没有理论,只有属于它们的美丽静谧--陶艺家Lucie Rie
遇见|美国波特兰Wood&Faulk手工皮革工作室
遇见|将废工厂变为乌托邦世界
遇见|质朴中而不失优雅--女刀匠 Chelsea Miller
遇见|他们有200只老军包,却用皮革和双手雕刻时光
遇见|Leslie:我认为家更多的是一种感觉
遇见|质朴的味道、沉静的姿态,自然的回归--森林织物印刷系列
遇见 | 【干花制作】生活不应该仅有旧物,还应该有旧花!
遇见|三个女孩的仙人掌概念店 Kaktus København
【制作手工植物本】原来,世界上真的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
遇见|Mimi Thorisson的田园生活
遇见|WINTER SESSION ,美国丹佛的情侣手工工作室。
遇见|从文艺女青年到田园新主妇
遇见 | 黄濑德彦: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理念的问题,只是单纯做自己想做的东西
遇见|如果不是对植物喜欢到死,你是做不了这项工作的 -- 日本顶级园艺大师西畠清顺
遇见|蔺草编织:有根的工艺才会长大
遇见|日本植物魔法师 -- 东信康仁
Hans Wegner——完美的座椅并不存在
把森林搬进酒吧--阿姆斯特丹的Botanique
家永远是最安静的
一尺之间|能作NOUSAKU
“我觉得最幸福的是造物,我想把能作NOUSAKU这个品牌传达给全世界”
-- 能作株式会社(NOUSAKU)第4代社长能作克治
日本富山县高冈市是个很小的城市,只有18万人口。从四百年前的江户时代开始就拥有成熟的铜器和漆器制作技术,是日本著名的铸物之城和铜器之城。
能作株式会社(NOUSAKU)创立于1916年,早期以制造佛坛、茶具与花器为主。应用复杂的工序和多种模具,制造出各种外形简单气质高雅的产品。日本经济衰退时期,曾火热一时的高冈传统工艺走向衰退,大小作坊纷纷关闭。
能作克治目睹衰退的景象,深谙传统不仅需要被保存,更需要努力再造的道理。他从2006年开始决定打破以往的常识,以“材料+设计”为主体开始制作全新的商品 --使用100%纯锡打造。
自古锡器就有储茶色味不变,盛酒冬暖夏凉,醇厚清冽之传。锡是排在白金、黄金以及银之后的第四种稀有金属。它有光泽、无毒、不易氧化、不变色并且有很好的杀菌、净化、保温、保鲜效果。生活中常用于食品保鲜纸、罐头内层的防腐膜、香烟盒内膜层以及补牙材料等。它是一种质地很软的金属元素,熔点很低(300℃)。特性是易弯曲,本该不适合做餐具。但是能作NOUSAKU把“易弯曲”这个特性逆向活用,开始研发“弯曲餐具”。运用柔软的纯锡来制作餐具绝不是简单的事,但高冈工匠的技术能力让其成为可能。
能作NOUSAKU不断推出易于弯曲的纯锡餐具及室内装饰品,在与小泉诚、五十岚久枝等设计大师积极的合作中,不断研发新的铸造技术,在新颖的造型上发挥金属的独特质感,将产品不断提升到艺术的领域。
能作NOUSAKU推出的Moon系列,社长能作克治认为这款以月亮作为设计灵感的锡器,是自然与生活情感的重合,也许能唤起人们的某些旧日情愫。
圆月 · 金箔盘
弯月 · 筷置
富士山杯是能作NOUSAKU经常会卖断货的一款,杯底的内外部均有一座耸起的山峰,拿着它品酒似乎身处富士山旁。
纯锡的果盘经过镂空,可以从平面轻松变成凹面。完美利用了锡材质的可塑性,根据不同的需求,它可变身为果盘、酒架,甚至是花器。不使用时,将它恢复到平面状态,完全不会占据空间。
能作NOUSAKU最富盛名的除去锡制餐具花器以外,另外一个值得称道的产品就是风铃系列。
风铃在日本诗歌中,被称为“夏日的风情诗”。是日本富山县最古老的传统工艺之一。每个铜制风铃都由能作工匠手工打造,通过不同的线形设计,每个风铃都拥有独特的清脆声响。
「より能(よ)い鋳物を、より能(よ)く作る。」
这是能作NOUSAKU的品牌信念:更好去做,做得更好。
如今的能作职人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。能作NOUSAKU有这样的魅力,让很多年轻的铸物职人聚集在高冈,学习打磨自己的技艺。能作NOUSAKU让这些年轻人看到了未来,而日本铸造手工业的未来则在这些年轻人身上闪现。
在这份传统工艺和技术的接力中,能作NOUSAKU一直珍视器皿的传承,挖掘金属的独特质感,不仅可以读到一段曾足于衣食、安于作息的劳动史,更能展现用器皿盛载未来的静好岁月。
「小日子」是一尺之间推出的一个“爱家”“爱生活”的小栏目。我们希望发现并传播更多关于“家庭生活”的故事和美好。
使用微信二维码扫描登入
使用微信二维码扫描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