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见|木器生活--还原生活本该有的面貌
遇见|没有煽情,没有理论,只有属于它们的美丽静谧--陶艺家Lucie Rie
遇见|美国波特兰Wood&Faulk手工皮革工作室
遇见|将废工厂变为乌托邦世界
遇见|质朴中而不失优雅--女刀匠 Chelsea Miller
遇见|他们有200只老军包,却用皮革和双手雕刻时光
遇见|Leslie:我认为家更多的是一种感觉
遇见|质朴的味道、沉静的姿态,自然的回归--森林织物印刷系列
遇见 | 【干花制作】生活不应该仅有旧物,还应该有旧花!
遇见|三个女孩的仙人掌概念店 Kaktus København
【制作手工植物本】原来,世界上真的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
遇见|Mimi Thorisson的田园生活
遇见|WINTER SESSION ,美国丹佛的情侣手工工作室。
遇见|从文艺女青年到田园新主妇
遇见 | 黄濑德彦: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理念的问题,只是单纯做自己想做的东西
遇见|如果不是对植物喜欢到死,你是做不了这项工作的 -- 日本顶级园艺大师西畠清顺
遇见|蔺草编织:有根的工艺才会长大
遇见|日本植物魔法师 -- 东信康仁
Hans Wegner——完美的座椅并不存在
把森林搬进酒吧--阿姆斯特丹的Botanique
家永远是最安静的
一尺之间|遇见
作者:朱四喜
很多时候,
工艺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缩影,
比起文字,
能够实体触碰的物件,
其所传达的意志让人更有共鸣。
所以保存工艺,
其实是保留一个时代的缩影。
你可以从物件当中观看、想像当时人们生活的样子,
进而去了解背后的故事,
感悟那份时光旅行传递过来的温度,
这也是一样手作物件的意义。
透过物件,传承文化的本质。
苑里镇,
台湾中部苗栗县的一个小镇。
通常是游客不会到访的地方,
但和台湾人说起苑里,
大家都会跟你提到苑里的蔺草编织。
蔺草,曾经是台湾第三大出口的特产,仅次于台湾产的大米和糖。苑里的蔺草品种很特别,横截面呈正三角,十分有韧性适合编织,同时还有特殊香味。这样一种精致的三角蔺草,它的生长区块只有在北纬24度19分到32分之间,也就是说这十几分左右才能有这种品质的蔺草。
清朝开始,蔺草编织制品就是苑里的大宗外销货物。日治时代,台湾蔺草和温泉一样有名。
在塑胶尼龙绳未普及之前,用蔺草编制成草袋很普遍,当时家庭主妇买菜大多使用草袋,杂货店与市场商贩常用来困绑货物,而小贩绑青菜、鱼肉也都用蔺草,端午节绑粽子都非蔺草不可。此外,蔺草具柔软富弹性,不易褪色,且具有吸湿、脱臭、防虫与散发自然草香等特性,使蔺草很适合被利用在草席与草帽、坐垫等制作。我们熟知的日式榻榻米就是用蔺草编织而成的。
直到五六十年代,蔺草编织一直是苑里当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,这种编织手工艺较传统务农的收入更高。当时苑里家家户户的女子都会蔺草编织。苑里的老人们回忆起当年时常道,从6、7岁开始就跟在母亲身旁学习编织帽席,放学回来都要帮忙做活。苑里的妇女们就是靠一双双巧手,改善了整个家庭的生计,进而带动地方发达。在鼎盛时期,台湾更享有“草帽王国”的美称。
这项看似很简单受恩于大自然的活动,其实过程复杂、程序很多。从收割、曝晒、析草、槌草、揉草,再到编织,无不需要丰富的经验,只是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已经熟悉到血液里。
趁着好天气,将蔺草晾晒干后,将上方残留的杂质清除,接着为达到适合编织的细度,必须用缝衣针将一支草从头到尾、维持一样宽度地划开,平均剖成两、三条。通常剖开的时候容易歪掉,但阿嬷们凭着长年积累的手感,却可以边做边聊天。析完草后,拿根大木槌将草捶软以利编织的速度、也较不易割手;最后的揉草,目的是将剖开时露出的白色纤维,搓揉藏起,既美观又能加强韧度,同时保护编织人的手。
另外,苑里的手路编织方式也是完全不同,一般的编织是经纬线的编织法。苑里编织是以上下两层又称为底一、底二的编织法,手路工法非常紧实,正常使用能维持二、三十年,这个特色也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。
1970年代走向工业发展后,
现代化和科技化的脚步不断加快。
和许多传统工艺一样,蔺编产品不再受到重视,
蔺编工艺也几近失传。
纯靠手工编织能够换取的收入很低,
年轻人自然不愿学习和从事蔺草编织。
从事蔺草手工编织的人数减少,
蔺草的种植面积也在锐减。
苑里的蔺编产业一落千丈。
机器会存在,是因为要代替手作,让生产更快速、经济更实惠,这是自然的演化;但人有大脑,机器没有,手作可贵之处是在临机应变的能力,这是无法取代的。一个轮回下来,我们真正思考到,回归到最根本的生活,我们需要的是有温度有痕迹的。
所幸,苑里当地的人民渐渐意识到保护本土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,并且纷纷行动起来。2009年以地方居民为主所组织而成的“台湾蔺草学会”应运而生。台湾蔺草学会结合政府对传统手工艺的扶持,以及劳工处的培力就业计划,开始进行一系列的“蔺草复兴”行动。重新召集各处擅长蔺草编织的妇女,她们多已六七十岁,年龄最大的有八十多。重新种植蔺草,完善编织工艺的生产链。
随后,蔺草学会在苑里建立了“爱蔺工坊”,这成为了苑里的巧手阿嬤们的工作聚集地,她们坐在一起编织,时而打趣聊天,不仅活力十足,同时也乐在其中。
“台湾蔺草学会”和“爱蔺工坊”的成立,使得苑里的蔺草制品生产开始缓慢恢复,各式各样的蔺草制品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。为了更好地推展传统蔺编工艺,台湾蔺草学会积极与高校的设计专业、设计工作室合作,研发新产品。同时,为了活化传统工艺匠人们的思维,也会定期邀请设计师、艺术家前来授课。从2006年开始定期举办的爱蔺工艺奖,除了使传统工艺师们的创作得到了突破,也透过设计工艺师的跨越合作,为传统蔺编工艺注入了全新的能量。
▲ 蔺暖帘 2013 MUJI Award 铜奖
▲蔺草灯具
▲蔺草编织红酒提袋
▲蔺草编织提袋
▲蔺草编织ipad包、卡包
▲蔺草帽
为了让蔺编工艺更广为人知,台湾蔺草学会于2014年正式成立蔺编品牌“台湾手蔺”,期望透过品牌的经营,让珍贵的传统工艺能够被保存下来并且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。
对苑里人来说,蔺编绵密而细致的纹路是生活的态度、柔软而充满韧性的手感则是对生活的坚持。好的物件不需多言,当你触摸感受之时,其中的价值自然显现。散发天然材质纯净之美的蔺编制品,添加了新意,蔺存为一份美好传承后代,也造就了苑里充满生机的风情。
台湾蔺草学会官方网址:www.taiwanlin.org.tw
爱蔺工坊营业时间:周一至周五 AM8:00 - PM5:00
地址:苗栗县苑里镇山脚里14邻378号
电话:037-744252 传真:037-746410
「遇见」是一尺之间推出的小栏目,我们希望将生活中发现的各种美好和认可的生活美学推荐给你。
使用微信二维码扫描登入
使用微信二维码扫描登入